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
党委书记、总裁 崔勇
党的十八大以来,国家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,为养老金管理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,市场规模快速迈上新的量级。截至2017年底,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资金超过4.3万亿元,全国社会保障基金(以下简称社保基金)超过2.2万亿元,企业年金超过1.3万亿元。职业年金的招投标工作、个人税延型保险产品和养老目标基金产品的销售也在近期陆续启动。部分省市的基本养老基金、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已经完全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投资运作,取得了良好的投资业绩。
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积聚了规模大、稳定性强的长期资金,不仅为实体经济融资提供了充沛资金,也为加快发展直接融资,改善金融市场结构,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。作为专门从事养老金管理的商业养老保险机构,如何能够契合养老资金长期投资的资金性质,建立高质量的投资管理体系,促进养老金管理行业的生态化建设,不仅是现实的课题,更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。
一、养老金投资管理的特点
养老金制度的目的是将职工薪酬的一部分进行延期支付,累积资金并通过投资增值确保职工退休生活水平。养老金的投资管理是在保证适度流动性的前提下,追求风险调整后的长期、可持续的投资回报。对于管理长期资金的机构投资者,需要考虑资金属性、投资目标、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,并加强组合管理和绩效归因。
总结国内外养老金投资管理的经验,存在以下几个特点:
长期投资:养老金从缴费到领取会经历几十年的时间,形成巨大的沉淀资金,这给投资管理机构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,同时也提出了挑战。投资管理机构需要在年度回报和长期价值间寻求平衡,需要在市场极端波动中避免出现重大的损失,需要对市场和投资组合出现最坏情况有充足的准备,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。
多元化投资:养老金积累的大量资金无论从收益率、流动性和风险控制的角度都需要进行多元化投资,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一是委托专业投资机构进行投资运作,并进行优胜劣汰;二是在投资上主要是财务投资,不谋求控股权;三是组合资产分散到对市场因素反应不同的各类资产类别中,构建更加有效的投资组合。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,长期来看充分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收益高于未充分多元化的投资组合,多元化投资可以实现基金的稳健增长。
重视资产配置:资产配置是投资决策的核心。在发达国家有效市场中,市场基准收益就是投资收益,在积极投资管理很少能够创造超额收益的情况下,较多由大类资产配置驱动投资收益。由于国内资本市场估值波动相对剧烈,养老金投资应更加注重动态资产配置和品种选择。
二、保险机构在养老金投资管理领域的实践
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。其中,第一支柱是强制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,实行现收现付制,基金结余资金除个别省市委托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外,大部分资金分散在各省市人社部门归口管理;第二支柱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,采用基金积累制和专业机构多主体竞争的管理模式;第三支柱包括个人自愿建立的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,个人自愿缴费,国家给予税收优惠,也采用市场化的投资管理模式。
商业养老保险机构在我国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过程中,发挥了特定的优势和价值。一是全方位参与三支柱养老金投资管理。商业保险机构是最早从事补充养老保险的商业机构,在后期规范为企业年金后,也成为最大的受托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。在已进入试点阶段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市场,保险公司持续、积极推动税收递延养老保险发展,占得了先机。二是专门成立养老保险公司从事企业年金的受托管理、账户管理和投资管理,更加专业和专注,并取得了良好的投资业绩。三是充分发挥保险、资产管理的综合优势,为企业和员工提供多维度、全生命周期的养老保险金融产品。
企业年金自2005年开始投资运作以来,已经积累了超过1.3万亿的资金,职业年金的投资运作也已经启动。职业年金累计归集资金规模已经超过6000亿元,年均缴费超过1500亿元,预计2020年底累计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。与此同时,职业年金还将带动企业年金业务的发展,整个年金市场预计2020年总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元。在养老金投资管理的多年发展中,我们体会到:为追求养老基金的长期保值增值,投资目标、考核机制与投资行为要保持一致。随着投资范围不断扩大,资产配置作用日益凸显,投资组合的穿透分析和监控更加重要。同时,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同样重要,权益市场的波动长期来看依然能够带来较好的收益。
与长期资金投资属性要求相比,养老金市场的投资管理尚未形成良好的生态:一是养老金在没有放开个人投资选择权的情况下,其实是以一个集合信托进行委托投资。因职工收入、年龄、专业知识、风险偏好的差异,投资目标复杂化和考核机制短期化,给养老金的投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。二是养老金的投资范围较窄,主要投资于国内资本市场。权益类资产只能投资估值波动比较大的A股市场,无法通过区域投资的分散来对冲波动风险。三是养老金委托人的投资目标与考核匹配度不高,导致投资机构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无所适从。
养老金长期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,不仅需要投资机构坚守价值投资、长期投资,更需要养老基金管理的生态化建设。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全面地、系统地、统筹地解决问题,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,在立法层面加强长远规划,在制度层面加强顶层设计,营造市场化运作的环境,全面推进行业的生态化发展。
三、国寿养老在养老金长期投资管理方面的探索
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国寿养老”)是中国人寿集团旗下一家以养老金专业管理为主的资产管理公司,是伴随着养老保险第二支柱建设成长和发展起来的。国寿养老主营面向机构客户的政策性业务(企业年金、职业年金)、资产管理业务,以及面向个人客户的财富管理业务(个人养老保障产品,包括即将纳入个人税收优惠范畴的产品)。截至2018年底,公司累计管理资产规模突破7300亿,位居行业第一。
多年来,我们遵循资产管理的客观规律,紧密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和年金管理的实际,本着“代客理财、诚信为本、保值增值、风险管控”的原则,竭诚为客户提供服务。随着各类业务的不断发展,公司经历了多重考验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成为市场中的一支稳定力量,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一是发挥引领作用,促进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。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国有企业,国寿养老在战略制定和执行上立足长远,着力营造长期稳健的投资文化,持续提升投资能力,服务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。作为年金行业最大的受托人,国寿养老发挥行业引领作用,不断提升资产配置能力,加强在投资管理人选择、考核评估、资金分配、数据交换等方面的管理,引导委托人和投资管理人从客户长期利益出发,稳健投资,推动行业的规范发展。
二是积极倡导推进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系的生态化建设。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系。生态化建设的核心是构建由政府、机构与个人共同参与的基金管理生态系统。通过构建有效的机制,探索和调整政策、法规、管理机制等,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运行系统。行业良好生态的形成,离不开专业机构的共同努力。国寿养老倡导加强顶层设计,通过国家立法为养老保险体系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;倡导统筹养老金投资管理的运行机制和考核机制,择机扩大投资范围和放开个人投资选择权;倡导营造市场化运作的环境;倡导按照养老金的规律管理基金,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良性运作和保值增值,推动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。
三是继续深化改革,建立高质量的投资管理体系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,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。养老金管理行业的发展也迈入新时代,对国寿养老而言,推动高质量发展,既是适应养老金管理新时代的必然要求,也是积极服务国家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必行之举,更是公司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。国寿养老将始终突出“高质量发展”的战略引领,牢固树立金融央企的责任感,加快投资能力建设,努力提高管理效率和投资业绩,为养老金的长期投资管理积累经验,为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贡献力量。